• 黔西南人力资源产业园区

    贵州-黔西南州

    黔西南人力资源产业园区配有一站式服务大厅、公共服务区、企业集聚区、招聘洽谈区、信息服务区等功能区,并配建了会议室、展厅、多功能厅、党建活动厅、健身活动中心、人才公寓、餐厅、停车场等辅助设施。 黔西南人力资源产业园区招商,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提供丰富的招商政策和优惠措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园

  • 贵州清水河经济开发区

    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

    贵州清水河开发区于 2012年1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位于黔西南州兴义市清水河镇黔西村,距市区20公里,地处云贵两省、五县市、九乡镇结合部;贵州清水河经济开发区首期开发建设面积9.99平方公里, 规划工业用地占比70以上。贵州清水河经济开发区2012年1月正式启动开发建设,建成近 40公里道路网络,厂房、公租房、商业配套、学校、医院等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建设有城市公交、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贵州清水河经济开发区距盘兴高速出口1.2公里、距兴义市万峰林机场18公里、距高铁站18公里,南昆铁路过境12.7公里,有两个铁路货场,年转运能力700万吨,是云南富源县、贵州盘县、普安县、兴义市等地煤炭南下两广的重要集散和交易地。贵州清水河开发区坚持循环经济理念,发挥地方电网、水资源、交通等优势,建设有2*350MW自备电厂,配套建设有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各一座,建设有蓄水1亿立方的木浪河水库、蓄水1.2亿立方马岭河水库。开发区着力发展 “煤电+”产业,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初步能源、煤电冶、煤电化、煤电建等支柱产业。2019年,贵州清水河经济开发区获批国家级大宗固体综合利用基地。开发贵州清水河经济开发区设有清水河政务服务大厅、两区一办等公共服务平台,累计引进企业81家,建成项目68个,在建项目6个,累计到位资金16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个。2020年,贵州清水河经济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2.3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8亿元,税收3.2亿元,进出口贸易558万美元;共有入园工业企业8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家,提供就业岗位8527个。

  • 贵州普安县工业园区江西坡小微创业园

    贵州-黔西南州-普安县

    贵州普安县工业园区江西坡小微创业园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重点依托普晴拓展区的规划建设,以脱贫攻坚为主线,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建设集“世界茶源、慢病康疗、民族风情、精准扶贫”于一体的绿色发展示范区,招商引进冷链物流、茶叶加工、果蔬食品、箱包生产、服装加工、电子商务、生产生活配套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轻工企业。贵州普安县工业园区江西坡小微创业园现有标准厂房19栋,建筑面积6.23万平方米,其中企业自建0.85万平方米。贵州普安县工业园区江西坡小微创业园内标准厂房全部投入使用,使用率100%。建成普安县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并投入使用。目前入驻企业15家。园区距镇胜高速和晴兴高速匝道口不到1公里,通过镇胜高速与晴兴高速的快速联系,东北方向可到达贵阳,西南方向可到达昆明,正在建设的纳晴高速在茶源街道与镇胜高速连通,正在建设的普安县城至茶源街道快速连接线、普安县城至普安县站高铁连接线,都将给园区内联外输到来十分便利的条件。

  • 贵州安龙工业园

    贵州-黔西南州-普安县

    贵州安龙工业园紧邻安龙县城西北部,规划面积40.08平方公里,园区建设面积26.73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面积为15.25平方公里,占规划用地面积的38%,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比例达57.1%。贵州安龙工业园于2013年正式启动规划建设。园区快速推进规划修编,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奋力做优营商环境集聚产业项目,现已发展成包括石材产业园、生态载能区、核心区、小微企业创业园、现代物流版块、大工业独立选址区六大版块和安龙万洋众创城的优质园区。贵州安龙工业园曾先后被授予“贵州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园”“贵州省农民工创业示范园”“黔西南州州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安龙县创业孵化园”等称号,荣获贵州省2019年成长园区考核第三名。2020 年,贵州安龙工业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7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78亿元,税收2.4 亿元;共有入园工业企业8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 家,提供就业岗位3500 个;石材产业、生态载能产业占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64.84%。 贵州安龙工业园累计引进企业84家,建成项目80个,在建项目4个,累计到位资金103亿元。 贵州安龙工业园石材产业园:安龙石材产业园是贵州安龙工业园的“园中园”,依托“中国木纹石之乡”品牌优势和产业集群发展优,是安龙建设“石乡安龙”和黔西南州石材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正在建设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石材产业加工聚集区和贸易基地。于2016年9月13日正式动工建设,已入园企业6家,总投资5.85亿元,代表企业有贵州木纹石公司、贵州玉林石材公司,主要产品有大板、规格板、薄板、马赛克、文化石及石雕石刻产品。6家企业达产形成年产1200万方的加工能力,年产值达12亿元,提供税收1.1亿元,解决就业3500人。贵州安龙工业园着力培育产业集聚效应,重点实施建设中国西南(安龙)石材产业城及精深加工配套项目,积极发展木纹石板材、复合石材、石雕制品、建筑石制品、文化石等产品,延伸发展人造石、软石及石粉矿渣等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探索形成产品集成化、品质高端化、品牌国际化发展道路。打造成集石材研究、石材精深加工、石材文化创意、石材固废综合利用、石材文化旅游、石材产品展销出口为一体的“中国木纹石之乡”,做强做大金州石材品牌。贵州安龙工业园生态载能区。安龙工业园生态载能区是安龙依托独特的交通区位和丰富的水、电、矿产等资源,以贵州金源投资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铁合金建设项目产业链基础,延伸发展锰系、铬系、硅系新材料和工业硅、有机硅、矿渣棉、矿渣微粉等绿色环保新材料,配套发展模具耐材、电极糊等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凸显的地方支柱产业集群。目前入住项目为金源60万吨铁合金项目,正在引进贵州新创硅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龙县新一代载能双循环产业项目入住园区并启动建设,项目占地1200亩,年产硅锰合金50万吨、工业硅60万吨、高精度有机硅20万吨。建设6台48000KVA矿热炉、40台30000KVA工业硅矿热炉、100万吨焦化生产线、30万吨甲醇生产线、固废和尾气综合利用项目,解决就业8000人、税收5亿元/年。贵州安龙工业园核心区。入园企业6家,总投资20.35亿元。分别是:汇珠薏仁集团(贵州国台农业有限公司),安龙县园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和坦霸沥青,贵州金百能集团新能源车辆生产基地,安龙温氏畜牧有限公司,黔西南州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贵州安龙工业园小微企业创业园规划面积2.76平方公里,是安龙工业园的“园中园”,是安龙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聚集地,是安龙县委、县政府致力打造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的重要平台。2015年被授予全省八个之一的“贵州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园”,七个之一的“农民工创业示范园”目前入园企业38家,总投资9.93亿元。园区代表企业有东莞市普利星电子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电子加工项目、安龙县万里香食品有限公司、贵州伽佰俐家居有限责任公司等,涵盖特色食品、家居建材、电子产品、纺织服装等小微型加工企业和蔬菜冷链运输等企业。贵州安龙工业园现代物流版块是安龙县的商贸物流产业聚集区,建成黔、滇、桂三省(区)一个重要物流节点,集批发采购、仓储配送、分装加工、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大型物流中心。入园企业25家,总投资26.5亿元。代表企业有安龙县康庄医药批发中心、喜莱莹建材装饰公司、川渝建材五金批发市场、湘黔建材家居综合市场、国浩物资商贸城等。贵州安龙工业园大工业独立选址区位于安龙县普坪镇鲁沟塘村,入驻企业1家,即安龙县煤电化一体化产业基地热电联产动力车间项目,项目总投资311092 万元。该项目由贵州金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于2016年11月23日举行开工仪式,项目目前已完成厂房建设,正在进行炉体等设备安装及配套设施建设。贵州安龙工业园安龙万洋众创城。安龙万洋众创城项目总规划用地10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项目总用地360亩,投资约10亿元。2019年5月开工建设,慈溪、安龙两地以及万洋集团积极主动,齐心协力,分别组建专门的工作专班,制定项目推进时间表,落实相关单位职责,多方面、多渠道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推进产业园项目建设,到目前洋众创城已建成13栋厂房,签约入驻企业14家,已经入园装修的企业有8家,投产6家。

  • 贵州安龙工业园小微企业创业园

    贵州-黔西南州-安龙县

    贵州安龙工业园小微企业创业园规划面积2.76平方公里,是安龙工业园的“园中园”,是安龙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聚集地,是安龙县委、县政府致力打造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的重要平台。2015年被授予全省八个之一的“贵州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园”,七个之一的“农民工创业示范园”目前入园企业38家,总投资9.93亿元。贵州安龙工业园小微企业创业园代表企业有东莞市普利星电子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电子加工项目、安龙县万里香食品有限公司、贵州伽佰俐家居有限责任公司等,涵盖特色食品、家居建材、电子产品、纺织服装等小微型加工企业和蔬菜冷链运输等企业。

  • 贵州黔西南高新区

    贵州-黔西南州

    2014年12月,经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设立贵州省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义龙试验区。2018年10月,黔西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省人民政府批复。义龙新区管理范围包括黔西南高新区、安龙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一个省级调度重点工业园区(郑鲁万工业园区),实行义龙新区、黔西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龙经济开发区三块牌子、一套人马,下辖10个镇(街道),国土面积1258.5平方公里,人口38万人(含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5万人),规划控制区面积236平方公里,远期规划人口100万人。2014年以来,贵州黔西南高新区在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方面投入超过400亿元。交通方面,为有效推进园区建设,贵州黔西南高新区按“四横两纵”的路网布局搭建园区路网骨架,路网建设总里程达500余公里,其中建成城市主干道13条、合计总长180公里,城市次干道及园区路网建设总里程达200余公里。有机连接园区-道路-铁路-高速-机场,形成多维的交通格局,有效助推贵州黔西南高新区高质量快速发展。电力供应方面。贵州黔西南高新区是全州电力枢纽中心,区域内有南方电网、地方电网同时供电,建有元豪4×350 MW自备电厂一座、500KV变电站一座、220KV变电站4座、110KV变电站11座,年最大供电量可达110亿kW.h,工业电价低至0.32-0.42元/度。污水处理设施方面。贵州黔西南高新区大力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8座,已建成6座,在建2座(鲁屯污水处理厂和新桥污水处理厂),规模为日处理污水3.5万t/a,已建成日处理2.2万t/a,区内污水收集管网铺设总长度达180余公里,目前正在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升级到一级B标。水资源方面:全区共有大中小型水库15座,日供水能力达4.5万吨。贵州黔西南高新区坚持按照省委确定的“一二三四”总体发展思路及重点任务,坚持将“资源大整合、环境大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主基调,围绕“一超三中心”主目标,以循环发展为主线,以增量提质为目标,以“大电强网+大产业”推进“煤电网产”深度融合,以创新驱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按照“一个园区,一个主导产业,一个领军者企业,一条完整产业链”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新材料、生态载能、医药健康、大数据、资源综合利用等主导产业,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推动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将落实工业强州战略作为推动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生产力。贵州黔西南高新区首位产业为基础材料。主攻方向为三元前驱体材料、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锌(铝)冶炼、铁合金、合金钢、耐磨耐火材料、废旧金属提炼、废铅蓄电池、废汽车轮胎、废化工催化剂以及有色金属废物综合利用、静脉环保产业。龙头企业有贵州振华义龙新材料有限公司、西南能矿锌冶炼有限公司、元豪铝业有限公司、稀美资源贵州有限公司、羚光新材料有限公司、贵州固鑫新材料有限公司、贵州高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黔西南聚鑫工贸总公司。发展目标:到2023年工业总产值达160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70%以上;2021年工业总产值达65亿元。主要项目有振华6万吨动力电池材料(振华三期)、固鑫30万吨耐磨耐火材料、金控集团10万吨动力电池材料、广东稀美1500吨金属钽铌材料、元豪33万吨电解铝、西南能矿10万吨锌冶炼、贵州高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废铅蓄电池、废汽车轮胎、废化工催化剂以及有色金属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园、黔西南聚鑫工贸总公司静脉环保产业园等。贵州黔西南高新区按照“一个园区,一个主导产业,一个领军者企业,一条完整产业链”的发展思路,以“一区四园”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载能、资源综合利用、新材料、健康医药、大数据等主导产业。贵州黔西南高新区生态载能产业园区。以元豪4×350 MW自备电厂为龙头,深入实施“大电强网+大产业”发展战略,坚持“高载能、高投入、高产出、高质量”发展要求,引进并落地了西南能矿10万吨锌冶炼、元豪33万吨电解铝、上海约堡重工整体搬迁、高能环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等项目,大力发展铁合金、新型建材、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装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新区产业链布局。贵州黔西南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区。以振华义龙新材料、扬德新能源等企业为龙头,抢抓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革命契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高端、布局集中”的原则,引进并落地了固鑫年产30万吨耐磨耐火材料、稀美资源年产1500吨高纯高性能钽铌金属新材料、羚光新材料年产10万吨锂电石墨负极材料等项目,全力打造集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池为一体的新材料全产业基地。贵州黔西南高新区健康医药产业园区。以天地药业、俊江医疗、德良方等企业为龙头,充分发挥我州优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和苗药传承,合理配置国土资源,引进并落地了贵州融兴年产1万吨水刺无纺布、康源生物体外诊断试剂及生化仪器等项目,重点发展民族制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产业。构建以中药原料药、中成药生产研发和中药新药、民族医药、中药保健品研制为主,以医疗器械制造、健康食品生产、康养保健服务、应急医疗物资战略储备、医疗产业出口代加工为辅的医疗健康产业体系。贵州黔西南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区。以华为西南云计算中心、中联创展等企业为龙头,依托新区明显的区位环境优势和电力优势,吸引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贵州天地图技术有限公司、中信大数据、贵州中信工联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大数据企业入驻园区,重点发展以大数据存储与运用为主体,以数据挖掘、分析、研发为协同的大数据信息服务产业链,打造有依托、有特色、高价值的大数据产业集群。2020年,贵州黔西南高新区规上工业企业76家,累计完成总产值121.6亿元,增长3.20%,增加值完成30.44亿元,增长21.2%。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完成24.03亿元,增长5.6%,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完成6.4亿元,增长195.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11.13%。2020年共完成工业投资(含园区基础设施投资)83.53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8.5%,完成千企改造工程投资30.9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1%,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3.8亿元。贵州黔西南高新区成立以来,紧扣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狠抓科技创新引导政策、产业发展、科技平台创建,以国家民族特色医药火炬基地、省级顶效小寨精品水果农科技园、省级红星医药产业科技企业孵化器、贵州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省级黔西南州大数据服务业聚集区等平台积极推动黔西南高新区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州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院士工作站2家,申请专利数300余件,实现科研机构入驻39家。2016年以来,累计引进项目222个,已投产181个,在建41个,累计到位资金281亿元。

  • 贵州黔西南高新区生态载能产业园区

    贵州-黔西南州

    贵州黔西南高新区生态载能产业园区以元豪4×350 MW自备电厂为龙头,深入实施“大电强网+大产业”发展战略,坚持“高载能、高投入、高产出、高质量”发展要求,引进并落地了西南能矿10万吨锌冶炼、元豪33万吨电解铝、上海约堡重工整体搬迁、高能环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等项目,大力发展铁合金、新型建材、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装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新区产业链布局。

  • 贵州黔西南高新区健康医药产业园区

    贵州-黔西南州

    贵州黔西南高新区健康医药产业园区以天地药业、俊江医疗、德良方等企业为龙头,充分发挥我州优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和苗药传承,合理配置国土资源,引进并落地了贵州融兴年产1万吨水刺无纺布、康源生物体外诊断试剂及生化仪器等项目,重点发展民族制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产业。构建以中药原料药、中成药生产研发和中药新药、民族医药、中药保健品研制为主,以医疗器械制造、健康食品生产、康养保健服务、应急医疗物资战略储备、医疗产业出口代加工为辅的医疗健康产业体系。

  • 贵州黔西南兴仁经济开发区

    贵州-黔西南州-兴仁县

    贵州黔西南兴仁经济开发区于2012年12月25日经贵州省商务厅批准成立,位于黔西南州兴仁市陆关街道,批复规划面积9.59平方公里。为合理布局产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快开发区建设,贵州黔西南兴仁经济开发区的核心区与兴仁工业园陆官轻工区全重叠,构成“一区三园”的发展模式。“一区”即贵州黔西南兴仁经济开发区,“三园”指瓦窑寨标准厂房工业园、陆官农特产品工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其中:瓦窑寨标准化厂房区主要发展定位是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服装、电子、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拉动就近就地就业,建成轻工制造和加工基地。陆官农特产品加工区主要以薏仁米等农特产品研发、精深加工为主,打造亚洲最大的薏仁米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全市农特产业发展,以工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创业园区主要依托已获国家级农民工等返乡人员创业试点县,满足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创业需求,聚集和发展本地建材加工、五金、商贸批发、小商品制造加工等中小型企业。贵州黔西南兴仁经济开发区于2013年1月正式启动开发建设,建成约15公里道路网络,厂房、公租房、商业配套、学校等生产生活设施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实现全部覆盖。开发区距都兴高速3公里以内,距离南昆铁路顶效站约42公里,距离沪昆高铁普安站85公里,距离兴义万峰林机场约70公里,距离贞丰百层港约60公里,交通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贵州黔西南兴仁经济开发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理念,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发展铝及铝加工、纺织、服装、薏仁米加工等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贵州黔西南兴仁经济开发区铝及精深加工、电子产业、纺织鞋服、轻工食品、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发展,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目前,贵州黔西南兴仁经济开发区已入驻企业5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家。2020年,完成规模工业产值83.29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7.9亿元,税收收入4.84亿元,5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8亿元,进出口总额461万美元。 

共 8 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跳转到

确定
园区招商电话
400-162-2002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热门园区

提交选址计划

*

需求分类

土地

厂房

仓库

写字楼

注册公司&税收优惠

商铺&品牌拓展

其他

*

意向区域

添加
*

计划描述

展开详细资料可匹配到更精准的载体和更优惠的政策

企业名称

企业地区

注册资本

万元

预计产值

万元
提交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